
佘同生主编在做声情并茂的发言
我在《华夏佘氏一家人》编辑室工作已有整整四个年头了。许多宗亲一踏进编辑室,见编辑人员一个个白发苍苍,伏案写书,常常感慨地说:“你们这样辛苦,让我们感动不已。”其实,这话应该反过来说,是佘氏先人的光辉历史,是佘氏后人的深情厚谊,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编书四年,我们动情四年!
我们为佘氏先人的奋斗史动情。我姓佘,但活到七十余岁,对于祖先的了解只是一张白纸。人不知根,何以为人。在编写该书的过程中,我对祖先、祖根终于略知一二。我们的祖先源于山西巍巍雁门,曾经在那块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土地上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先人们不断迁徙,发展到铜陵、新郑、南昌、邵陵一带,并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再后,又发展到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广东等全国各省乃至世界各地,终于成长为一棵佘氏参天大树。祖辈为我们佘氏后人留下了让人骄傲的奋斗历史和文化遗存。祖辈边陲卫国的赫赫战功,祖辈结伴南行的五次迁徙,祖辈名垂青史的三大郡望,祖辈历历可数的众多名人,都让我们深深动情!
我们为佘氏族人的精气神动情。起初,我只知道佘氏仅为一个不到四十万人的小姓。在编撰盛典的过程中,我们终于“小中见大”,发现佘氏其实是一个大姓。这个“大”,大在佘氏族人之精神伟岸博大。我们在阅读大量佘氏史料的基础上,发现佘氏有六大精神值得大书特书:一是以佘太君、佘竟成等一大批精勇之士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以六十七位佘氏状元、进士为代表的好学进取的求索精神;三是以佘元章、佘畯南、佘振苏等为代表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四是以佘幼芝祖辈为代表的为袁崇焕将军守墓17代的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五是以当代大批海内外佘氏企业家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六是以无数热心家族事业宗亲为代表的小姓办大办的担当精神。这六种精神,是佘氏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凡读到佘氏精神的感人事迹,我们编辑人员无不为之一唱三叹,无不为之深深动情。
我们为佘氏宗亲的凝聚力动情。我们在编书中发现,散居世界各地的佘氏,几乎可以一呼百应。仅仅一个短信,互不相识的宗亲便会不远千里赶赴北京聚会;仅仅一个电话,散居全国各地的佘氏便会不辞劳苦赶到长沙研讨;仅仅一杯水酒,不少宗亲便 会拍着胸脯为家族事业捐个八万十万。那些李姓、王姓、张姓人氏,见此情景,直说不可思议。而对佘氏来说,却全在情理之中。因为我们四十万族人彼此同心。我们每一位佘氏宗亲,走出家门之后,在一生一世中能碰上三五个姓佘的,那就算万幸了。也许正因为同姓难寻,所以一旦相遇,便心跳加快,便彼此信任,便让人动情不已。
我们为热心家族事业的佘家人动情。佘家人对待家族事业的那份热情,真让人难以忘怀。为了编好这本家族史书,有的宗亲自费到全国各地奔走呼号,寻根探源,时间达一二十年之久;有的宗亲毅然放弃原有专业,转而伏案数年,潜心编书;有的宗亲为写好某一段族史,常常夜不能寐,乃至一病不起;有的宗亲为弄清某一历史问题,用时半载,翻遍史书;有的宗亲看了初稿便逐字审读,寄来意见,洋洋万言;还有的宗亲驱车雁门寻根,遇上漫天大雪,以致迷失路径……这样感人的事迹,一件件,一桩桩,谁听了不为之动容,不为之动情!
感人心者,莫先手情!《华夏佘氏一家人》,重在一个“家”字。我们近四十万佘氏,是一个“大家”,是家族情、血缘情把我们召唤到一个场地,凝聚在一本书中。放眼望去,人头攒动,全是佘氏;翻开全书,历历在目,皆为族人。这场面,多么难见;这情景,多么难得!我们有无数个依据为佘氏骄傲,我们有千百个理由为佘氏动情!
祝愿世界佘氏宗亲联谊会的成立,为佘氏族人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