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华夏佘氏家族网 > 最新动态 >
  • 诗文辑录第四集文稿(节选)

    2017-04-22 12:30 来源: 华夏佘氏网  作者 佘鹏海
    导读:作者简介 佘鹏海:男,籍贯四川巴中,1941年正月初五出生于恩阳黑龙潭。1962年迁入广元旺苍县竟成乡(现三江镇)。曾从事过农业、矿山劳动,介入过公路、铁路和水电站的建设。1976年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00年底退休,住三江镇文明路41号。 2003年
    作者简介
    佘鹏海:男,籍贯四川巴中,1941年正月初五出生于恩阳黑龙潭。1962年迁入广元旺苍县竟成乡(现三江镇)。曾从事过农业、矿山劳动,介入过公路、铁路和水电站的建设。1976年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00年底退休,住三江镇文明路41号。
    2003年至2006年主编《川北佘氏宗谱》;2008年至2014年先后著述出版了《诗文辑录》共三集;其间还整编了《杨永礼专辑》于江油;2016年又完成了《诗文辑录续》第四集的撰写。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广元市散文学会会员;旺苍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小   序
     
    孔子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在现实生活中,在滚滚红尘诱惑面前,人们往往看重的是得,却忽略了其产生之“因”——“知止”“定”的作用。只有获得内心的“定”,不奢求,不妄为,适可而止对事,诚信贤善对人;少烦躁、焦虑,多平和、宁静,才是处事良方、养生理念。
    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其作品则必须靠平和清静的心态“定”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真实心境的联系。
    此《诗文辑录》之所写内容,皆为本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手所为,亲手经历。有赞颂,有期盼,有悲愤,有怒吼;有痴情,有联谊,有规劝,有教诲,有感恩,有感悟。故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兼有,生活动力和奋斗活力均存。也印证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和善于观察、善于体验、善于思考、善于提练、善于表现的激情丹心。
    诗文和影照即为见证,仅奉读者共勉、见教!
    作者佘鹏海
    2016年10月
     
    前  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七十余载的时光过得真快,一端连着乐趣天真的童年,一端连着盛世幸福的晚景,但心中总难抛却缱绻之意。使我最难忘的却是在那特殊年代的青春时期,由于时局和环境以及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冷酷和心酸——背井离乡,侨居异地,吃尽了苦头。那是在用血和汗水,沐浴着自己羸弱的身体,用雨雪编织着渺茫的未来。枯枝何时复苏显活力,理想何日实现步亮人生。
    苦心天不负,志坚愿必达。逾立身之年,机遇天时人和而进入教育行业。从此勤奋拼搏育人,呕心沥血事教。虽无大成,但确有建树,就算是幸运的命运安排吧!
    在退休后的2005年至2009年,我承担并完成了《川北佘氏宗谱》的主编工作;2012年至2014年,又先后出版了几集《诗文辑录》,庆幸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读者的称道。然我深知书中那些诗词、散文、小说和楹联等文体及内容,都只不过是一些泛泛的粗俗俚语罢了。但自信所写是源自生活,情发心窝,触景而发,缘事而作的真言。它既能反映出本人对自然、对乡土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也能让人理喻己之童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期间的不同境遇及感慨。同时更能表述自己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文明建设、反腐倡廉与拥护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心声。
    对于写作,我认为兴趣、爱好、多读多写是基石。要达到预期有成,则必须注重融于生活、融入社会、深入群众,才有写作素材,才有创作灵感。“厚集必有物,久练笔生花”,“弄文字的人非坚韧不可”。这些名言是值得借鉴和深思的。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紧跟时代潮流,点击和颂扬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歌颂党的伟大和社会制度的优越,就自然地呈现出了你创作思路的轨迹。由此可见文学是社会的窗口,作品是作者人生的镜子。
    在写作中,应认定主题是灵魂。表达技巧是反映生活的工具。须把握好时代的脉搏,扣紧真实的现实,那么其作品才能为社会认可,为读者欢迎,起到鼓舞人们进步,启迪推动开创文学发展辉煌的未来。
    近两年,因护理病人且忙于家务劳作,当然读书、看报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就少了一些。故笔耕懈怠,更无暇规整零散繁多的杂写书稿,造成迟迟不能付梓问世。
    今年阳春二月的一天,我信步到了房前坎下的河沿滩地,所见那些滋生的小草已吐出了鹅黄般的嫩芽,在低洼湿润的地方已经是叠翠缀绿,焕发出了令人羡慕的青春,使我无不为之心动。
    时空月余,当我再次来到这里,但见河沿滩地上的它们,在经过春的孕育、夏的冶炼之后,显得如此的丰腴俊俏、楚楚动人、睱意盎然、生机勃勃。正是这激昂奋进的境况,感召了我的情怀,撞击了我的低迷,也鼓舞了我的信心。
    我深情地展望着湛蓝广阔的天空,葱绿秀美的大地。山是那么的青葱,水是那么的绿亮。令人陶醉,催人奋进。在徘徊、观赏和思忖中,无形地拓展了身心的旷达。
    于是,我断然告别依恋,毅然疾步离开了这里。回到家中而进入了书房,挥毫面向着诗情画意的风流。坚持不懈,废寝忘食,经历了两个多月时光,总算把两年来的零乱散记杂写归类整理而成型定稿。现刊印成册《诗文辑录》第四集,甚为幸事。“莫道妙笔随老去,且喜盛世送春来。”
    由于精力和才气的不济与低微,书中纰缪难免,敬请读者斧正赐教。
     
    佘 鹏 海
    2016年10月于泰池湾家中
     
    卷一  诗歌
     
    人,应感悟到时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给自己增补生存的空间,从而造就拼搏事业的辉煌,最终获得无愧人生的收获和荣誉。
     
    满江红·人生
    回顾他年,步艰辛,隐泪伤痕。读孔孟,入围三载,民国殆尽。继习新学又十年,政审断道毁前程。回乡井,寄人屋檐下,泪浸巾。
    离故土,天涯行,经世事,谋生存。系缘川东北,异地安身。几十年拼搏奋进,教诲书山小有名。乐盛世,追梦黄昏晚,步未停。
    2014年6月
     
    瑞鹤仙·武汉会议
    佘氏联谊会,赴武汉,一路旅途劳顿,倍感身心困。到巴中,再向达州行进。火车硬座,过安康,经十堰境。襄阳追随州,跨越孝感,终抵江城。
    东湖边,盛世情,世外桃源,一派温馨。彩旗呼啦,悬横幅,迎来宾。承接待,领取资料报名,宗亲相叙情深。代表千余众,来自全球家门。
    次日入会厅,礼仪队,鼓乐花篮添情,代表列队进。礼宾司,有序安排人人。楼上楼下,皆坐满,佘氏宗亲。在主席台上,定位名人,祥和可敬。
    奏国歌,升会旗,会歌唱毕,发言倾情。建立机构,定人事,布章程。佘德聪,宣告总会成立,大会圆满落成。祝佘氏宗亲,前景更加光明。
    2014年6月21日
     
    石州慢·佘氏情
    天下佘氏,宗亲族人,相聚武昌。来自天南地北,共鸣一种向往。隔阂团圆,多像久别重逢,热泪浸满了眼眶。亲如一家人,促膝话短长。
    到会人众千余,同根同脉,内地外邦。宗亲联谊,殷切人心所向。迄今成立,世界佘氏总会,展现了新的希望。启共谋发展,未来更辉煌。
    2014年6月21日
     
    情  怀
    世界佘氏倡联谊,成立总会在江城。
    同根共祖情相系,丹心共鸣续传承。
    宗亲代表千余众,共谋发展系仁人。
    雁门祖德延亘古,发祥昌达启后昆。
    2014年6月21日于武汉东湖
     
    武汉会议(四首)
    ——祝贺“世界佘氏宗亲联谊会”成立
    (一)讴歌盛会
    武汉东湖映彩虹,世界佘氏颇兴隆。
    报本思恩奉祖先,宗亲联谊求大同。
    (二)赞  歌
    天下佘氏竞风流,宗亲联谊遍神州。
    守望相助兴桑梓,共谋发展壮志酬。
    (三)颂主编
    ——“华夏佘氏一家人”史书问世
    妙笔神韵翰墨飞,寻根报本志夺魁。
    《华夏佘氏一家人》,史书一部树丰碑。
    呕心沥血佘同生,白发频添失春晖。
    四载伏案著史书,旷世奇才人中飞。
    (四)别  离
    相聚皆有缘,离别非自愿;
    清风送佳音,明月传思念;
    五湖四海来,天南地北还;
    云山隔不断,下次再团圆。
    2014年6月21日

    唯一佘氏联谊大会官方网站  佘氏,佘氏网,佘氏起源,佘姓起源,佘氏迁移,佘氏谱序,佘氏家谱
    地址:长沙市湘府东路二段308号华盛世纪新城12栋4单元1408 邮编:410000
    中文域名/通用网址:华夏佘氏, 备案号:湘ICP备09013358号 国际域名:www.shejiaw.com
    佘氏热线:0731-89906113 节假日不休 投诉邮箱:admin@shejiaw.com 咨询邮箱:admin@sheji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