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华夏佘氏家族网 > 当代人物 >
  • 当代人物之一:佘振苏

    2014-01-23 17:46 来源: 华夏佘氏网  作者 佘振苏
    导读:佘振苏,1962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父亲佘志华,母亲王凤金,生活工作在苏州市。祖父佘乔年,祖母黄美珠,长期生活在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据祖母佘黄氏称,先祖来自雁门,详细的家族脉络有待考证。 如东岔河佘氏科举才俊中之佼佼者当属佘振苏。佘振苏自幼聪慧
    佘振苏,1962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父亲佘志华,母亲王凤金,生活工作在苏州市。祖父佘乔年,祖母黄美珠,长期生活在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据祖母佘黄氏称,先祖来自雁门,详细的家族脉络有待考证。
    如东岔河佘氏科举才俊中之佼佼者当属佘振苏。佘振苏自幼聪慧异常,幼年时作为长孙陪伴在岔河的祖父母身边生活,受祖父佘乔年的教育熏陶至深,五岁时熟练背诵老三篇(毛泽东著:“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小时候勤练书法,是远近闻名的“佘老虎”。中学时回到父母身边,就读于苏州市第十中学,该校前身是著名的振华女中和江苏师范学院附中,教育师资力量雄厚。中学期间,除了学习成绩全校闻名以外,坚持习练书法、印章、评书和武功,打下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78年16岁时参加高考,考取本省最著名的南京大学天文系。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始终在全班名列前茅。大学三年级,因成绩全优,被评为全天文系唯一的三好学生标兵,受到表彰。大学毕业,考取教育部留法研究生。1983年到巴黎第7大学当时全法国唯一的天文学研究生班学习。第一年年末,在拥有半数法国高师优秀生的班上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国人争光,受到领馆教育处的表扬。1987年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进修访问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应聘到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担任副教授,1995年应聘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副教授,1997年担任正教授。这一年,佘振苏35岁,是改革开放后在国外一流大学较早担任终身制正教授的学者。1998年,他担任美国南加州华人教授学会的创会会长,在留美学生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引领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和回国服务的浪潮中,表现突出。
    1998年底,佘振苏正式被北京大学聘请,担任力学系周培源讲座教授,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年,被教育部聘为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第一位在国外一流大学担任正教授、并在国内高校长期工作的长江学者,后来被称为“长江学者第一人”(长江学者的出资人李嘉诚先生的初衷是通过这个计划吸引海外教授回国工作)。1999年4月28日,在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所主持的受聘仪式上,佘振苏代表全体长江学者发言,成为当晚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频道报道的对象。2008年,他正式辞去加州大学的教职,全部时间在北京大学工作。同年,入选首批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佘振苏从事研究的学科是流体湍流,属于物理学和力学,该学科拥有被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称为“二十世纪经典物理的最后一个难题”。1994年,佘振苏与他的法国籍学生勒崴克联名发表了一篇轰动国际的论文,创建了后来被国际湍流学界熟知的SL(两人的姓氏)模型。回国后,他锐意创新,立志攻克湍流世纪难题,为此,深入钻研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从哲学高度、物理思想和数学方法等多维度出击,创建了“湍流结构系综理论”,该理论获得了壁湍流平均速度剖面的首个解析理论,改写了著名的卡门常数,成功实现了世纪难题的部分突破。目前正在继续刻苦攻关,力争建立能够服务于航空航天设计的湍流模型,并建立完整的湍流物理理论,冲击湍流研究的诺贝尔物理奖。
    佘振苏令同行刮目相看的另一方面是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入研究。在美国工作期间,他受旅美民间高人指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国传统儒释道学问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幼年的基础和长期从事现代科学研究的积累,他全面接受和掌握了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的精髓,在我国学术界倡导研究钱学森思想,倡导开展复杂系统研究。2001年主持更名,产生了我国首个冠名复杂系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该实验室主任达十年之久。2003-2008年,他在基因结构、蛋白质折叠、病毒演化等理论生物学问题上提出一系列新方法和新模型。2005年,他联合韩启德、戴汝为院士等,主办了“生命科学与医学中的复杂性问题”香山科学会议。2007年,他深入中国国家激流队,开展人体运动训练的复杂系统研究,在科技奥运中留下一份令人难忘的成果。2011年完成了人体复杂系统理论的建立,2012年完成了复杂系统学新框架的建立,形成了“一元二面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哲学理论体系,并在系统医学、系统教育学、系统伦理学等方面形成框架性见解,在继承和发展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2013年1月2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首届“人类健康系统工程”高峰论坛上,他与中国工程院俞梦孙院士共同主讲,呼吁创立面向健康的新医学模式,发展具有科学规范的新型健康产业,受到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等在内的专家学者们的赞誉。这一系列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凸显出佘振苏从一个单纯的物理和力学学者向哲人型复杂系统学者的转变,他正成长为引领未来东西方学术走向综合集成的一个旗手型学者。
    在这期间,佘振苏的学术实力受到多方面的认可。2003年,他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自进入北京大学工作以后,一直担任具有高度荣誉性质的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著名国际应用数学家林家翘先生晚年在清华大学创建“周培源应用数学中心”,聘任佘振苏担任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06年,《光明日报》整版刊登“一个长江学者的承诺”,介绍佘振苏回国工作的经历;2007年,他被“科学中国人”杂志选为封面人物;2008年他获得该杂志社颁发的“2007年度人物”和“杰出青年科学家”两项荣誉。随后,《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刊登了介绍佘振苏的封面文章,2009年《中国政协报》刊文“学之大者,融通中西;为国为民,不懈追求”,盛赞他大跨度的学术研究;2010年《科技日报》刊文报道他:“系统研究复杂显‘大成智慧’,科技哲学交融耀盛世中华”。2012年初,他被推选为“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研究丛书”主编,撰写了“人体复杂系统科学探索”与“复杂系统学新框架”两本原创性著作,开启了钱学森思想研究的一个热潮。
    佘振苏的女儿佘安君是家族的又一个骄傲。她于1990年出生于美国普林斯顿,从小受到多方良师的熏陶,聪慧异常。在母亲长期的教导下,勤奋好学,成绩优异。2008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美国加州洛杉矶的西好莱坞中学,当年参加美国SAT统考,获得6个满分,并以在中学期间的各项优异表现,收到包括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诸多名校的录取,她选择了文理皆优的耶鲁大学化学专业。2012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名校研究生院的录取,她选择了进入哈佛大学继续深造。
    上一篇:没有了

    唯一佘氏联谊大会官方网站  佘氏,佘氏网,佘氏起源,佘姓起源,佘氏迁移,佘氏谱序,佘氏家谱
    地址:长沙市湘府东路二段308号华盛世纪新城12栋4单元1408 邮编:410000
    中文域名/通用网址:华夏佘氏, 备案号:湘ICP备09013358号 国际域名:www.shejiaw.com
    佘氏热线:0731-89906113 节假日不休 投诉邮箱:admin@shejiaw.com 咨询邮箱:admin@sheji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