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雪曼
2014-02-21 17:36 来源: 华夏佘氏网 作者 佘定湘
导读:中国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名仁杰,字莲裔,号奇伟,笔名雪园、玉塘、莲缘、莲居士、千和堂主等。1907年出生于重庆南岸海棠溪,祖籍湖南邵陵,曾祖佘福寿公道光年间,从湖南邵陵入川,殁后葬重庆南岸南坪陈家溪。祖父佘庆华公出生在南岸。父亲佘安达公,自幼
中国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名仁杰,字莲裔,号奇伟,笔名雪园、玉塘、莲缘、莲居士、千和堂主等。1907年出生于重庆南岸海棠溪,祖籍湖南邵陵,曾祖佘福寿公道光年间,从湖南邵陵入川,殁后葬重庆南岸南坪陈家溪。祖父佘庆华公出生在南岸。父亲佘安达公,自幼聪明、勤奋刻苦、经商有成,购建了海棠溪正街老屋廿多间(有四间门面房)后因兵燹,家境衰退。
雪曼公自幼聪慧好学,因家贫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他文学底蕴深厚,又醉心于书法研究,成果斐然,被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为教授,历任东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南洋大学等院校教授、系主任、院长等职。诗文书画并授,时人誉为“四川才子”,有“书王”美称。他倾力发展瘦金书,独创莲体字,并能手写中国三千年百体书法;双手齐挥毫,画兰草莲花,写正反相同和不同的字,被称为“绝技”。前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马鉴教授赞誉他:“画有字的笔趣、字有画的精神、诗有画的形象、画有诗的豪情。”他勤学善教六十多年,出版文学丛书、美术丛书、字贴、画册一百多种,并有日、法等国译本。1960年他回港,继续研究“中国百体书法”等,先后书写了“百福”、“百寿”、“百花”、“百鸟”、“百马”、“百羊”等。1961年,他思念故乡画了“峨眉山月”和“红梅”等。
1963年,雪曼公应日本排名第一书法家、86岁的丰道春海先生和“前首相”岸信介先生之邀,赴日展出“中国百体书法”等,被日本书画界誉为“书王”。曾主持日本书道技法讲座,倍受青睐,书法风行日本,称“佘雪曼式”。他先后曾五次赴日展出新作。还应邀到美国旧金山、三藩市,马来西亚吉隆坡、怡保,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举办诗文书画展,对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雪曼公是一个爱国学者,他希望祖国繁荣统一。1981年12月,他应邀到台北国家画廊展出书画,“副总统”谢东闵亲临观赏,倍加赞誉。1982年5月,他应邀到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书画展,受到文化部的重视。以后他多次到北京、南京、重庆、成都、广州、杭州、海口、绍兴等参加书画展览等活动,对香港回归、祖国统一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雪曼公对故乡重庆,更是情有独钟,其书画才艺在20世纪30年代就崭露头角,40年代即享誉陪都。1932年,重庆辛亥革命元勋杨沧白,在给叔父的回信中赞其:“文情斐然、书特工雅,邑有此贤而未夙知……” 1945年5月,在重庆夫子池举办书画展,民国政要和社会名流吴稚晖、于右任、孙科、陈立夫、王世杰、汪东等22人联名作其介绍人。这次展览非常成功,在抗战陪都引起轰动。
1989年10月,建国40年,重庆建市60年,建府800年。他应邀再次在重庆夫子池展览馆展览诗文书画,市委周青山副书记主持开幕,为“重庆三庆”增辉添彩。1991年,他出资在鹅岭公园修建“雪曼艺文馆”。1992年6月9日落成剪彩,市委金烈副书记,代表市委、市府祝贺“雪曼艺文馆”在重庆落成。感谢佘雪曼先生,送给家乡人民的一份厚礼。市府肖祖修副市长,为他颁发了“重庆市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聘书。1992年重庆电视台、重庆电视二台联合录制的《秋天里的奏鸣曲》电视艺术专题片。采用纪实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佘雪曼先生平凡而博大的精神境界和他毕生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呕心沥血的赤子情怀。该片先后在重庆电视台、重庆电视二台、中央电视二台等播出。1999年,雪曼公书画精品“红梅苍松”编入《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一书,并获“世纪功勋艺术家”称号。2005年,他被评选为“重庆历史名人”。2008年4月11日,“重庆文史研究馆”等五单位,在重庆朝天门广场负一楼“重庆历史名人馆”,举办了“香港著名书画家佘雪曼作品展——纪念佘雪曼先生诞辰壹百周年”和“纪念佘雪曼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剪彩。